在我国,大多数人对地震的了解仍旧是“瞬息之间,城市化作废墟,上万人命归黄泉”,因此,稍有风吹草动就惶恐不安。日本是个多震的岛国,中国人对地震的恐惧却比日本人大得多,对地震的承受能力也低得多——
我国有40%以上的国土属于7度以上地震烈度区,在此范围内分布着22个省会城市和33个人口在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。统计表明,我国国土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/15,而全球陆地7级以上的强震却有1/3发生在我国,本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的人数中,我国就占53%,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。
“知震”才不会“恐震”,去除“恐震”心理的有力武器是防震宣传,它能让公众了解地震、正确对待地震,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,做到心中有数,在地震发生的瞬间镇静抉择,学会自救和互救,在意外时刻求生。
美国地震多发区旧金山,政府用各种文字向公众提示着“旧金山的大地震比你想象的要来得快!”,对此市民们没有恐慌,仍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,很难想象同一句话出现在中国的城市会带来多大的混乱。中国人对地震的恐惧要比美国人、日本人大得多,对地震的承受能力也要低得多。这说明我们在防震宣传方面有待改进。
在防震宣传中有这样一个矛盾:一方面,公众对于地震和防震知之甚少,亟需补课,了解有关的知识;另一方面,公众对地震又极其敏感,往往把防震知识的宣传活动当作“地震前的准备”,引起无端的猜疑和恐慌。于是,有关部门在宣传和稳定的“两难”中小心举步。有关部门虽提出了“积极、慎重、科学、有效”的宣传原则,但事实上,据业内人士介绍却是“慎重有余,积极不足”,常怕引起“恐震”造成的混乱而不敢宣传:不是减少宣传次数,就是缩小宣传规模。这反过来又使公众缺少了解地震与防震知识的机会,依然对地震持有恐惧心理。
这样,大多数人对地震的了解仅限于“瞬息之间,城市化作废墟,上万人命归黄泉”,只感觉它像个幽灵,会突然降临。因此,稍有风吹草动就惶恐不安。在西北地区曾有过这样的事,三个县的地震谣传四起,甚至精确至某时某刻某地。一时间,防震棚遍地开花,蜡烛、糕点、电池等商品被抢购一空,连县里正在召开的干部会也不敢进礼堂,准备在露天召开,扰乱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
恐惧来自于无知、迷信源于愚昧。其实,只要稍了解一下地震的预报常识就知道:目前,地震预报还基本上属于经验性和统计性的,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很低,在现有水平下,预报精确至某地某时某分,震级精确至零点几根本不可能。那些“精确的预报”往往是无稽之谈,不攻自破。
从实际来看,防震知识的宣传和不宣传,效果有天壤之别,如1994年9月16日,台湾海峡发生7.3级地震,波及福建闽南地区和广东潮汕地区,闽南地区震感、强度都高于潮汕地区,但基本无人员伤亡,现场也比潮汕地区有序、平静得多,原因就在于闽南地区是我国首批“区域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”,对公众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得比较扎实。
做好防震宣传,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,还需要经费上的保证。而筹措宣传经费仍是防震宣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据了解,国家地震局地球研究所准备拍摄一部地震科普电视片,拍片的成本为一分钟1000元,两个小时就需要12万元,因无资金保证只好忍痛打消了念头。因此,在有关地震和防震知识宣传中产生这样一个矛盾:一方面,对防震宣传需求大,最好能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,另一方面,仅地震局一家又孤掌难鸣、能力有限。
对此,有关部门呼吁,地震和防震知识宣传和每个人都相关,需要全社会的支持,希望能得到教育、财政、宣传、新闻媒体等多个部门的参与,通过墙报、广播电视、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让公众了解地震,走出“恐震”的误区,树立起正确的防震减灾观念。